一段枯死树根顶端,一对小鸟紧紧依偎,而在枝头,梅花含苞待放或怒放枝头。此根雕作品为《瑞雪》,寓意比较新颖,两只小鸟在寒风中互相依靠抱团取暖,株株梅花傲然挺立在寒风中寓意进取向上迸发生机。
此作品的手法新颖不特意改变枯木的造型,而是在原有的树干上稍作艺术点缀,使得作品中原树根与创作物天然合一。因此,《瑞雪》斩获首届“雕圣杯”根雕现场创作大赛特等奖。该作品出自一位26岁的新秀、江西上饶的徐冰龙。
除了获奖作品,来自全国18个省市区90多位各级根雕大师的208件根雕精品也同时参展亮相,令现场参观者目不暇接。这些在普通人眼里一文不值的枯树,劈开烧饭的柴木,经过艺术家的精雕细刻成为艺术精品。图为中国(嵊州)根雕艺术精品博览会参展作品。
12月26日上午,在中国(嵊州)根雕艺术精品博览会开幕式、中国(嵊州)首届“雕圣杯”根雕现场创作大赛颁奖典礼,以及嵊州文创主题馆落成开馆仪式,同时在嵊州文创园举行,可谓“三喜临门”。从12月20日开始,经过审查初选,15个省市区的50名根雕高手来到嵊州参赛。
在为期4天的比赛时间里,各位选手利用自己带来的材料,自选主题创作一件作品。经过评委们的审查与评选,最终特等奖、金奖、银奖一一揭晓。
嵊州文创园为浙江省级重点项目,位于嵊州经济开发区的亭山北侧,园区占地面积178亩,总建筑面积约26万平方米,是浙江省委宣传部“122工程”中重点培育的20个文化产业园之一。嵊州文创主题馆是嵊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园的核心和标杆。总面积5000多平方米,投资近5000万元。集展示、学术研究、艺术培训、行业管理的功能,包括民间工艺精品陈列馆、艺术品展览厅等。图为中国(嵊州)根雕艺术精品博览会参展作品。
12月26日集中展示了百余件嵊州民间工艺精品,包括竹编、泥塑、根雕、紫砂、仿古木雕、剡藤纸等。图为中国(嵊州)根雕艺术精品博览会参展作品。
嵊州有着深厚的文化产业基础,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园具有良好的平台基础。2005年起,嵊州改造完成了艺术村,创建成为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随着嵊州竹编、木雕、根雕等等民间工艺的发展壮大,2013年,嵊州易地兴建文化创意产业园。2014年嵊州文创园设立了总额为5000万元的园区培育提升专项资金。图为中国(嵊州)根雕艺术精品博览会参展作品。
目前入驻文创园的文创企业和工艺大师工作室等已达140多家。郑剑夫、郑兴国、吴筱阳、宓风光等一批省级工艺美术大师的根雕、泥塑等大师工作室都已建成。图为中国(嵊州)根雕艺术精品博览会参展作品。图为中国(嵊州)根雕艺术精品博览会参展作品。
嵊州文创园的建成,资源得到有效的挖掘和整合。根雕、竹编、泥塑、紫砂、仿古木雕等嵊州传统文化工艺得到有效的传承。工艺大师创作的优秀作品不断涌现。特别是嵊州根雕获省级以上奖项90余次,其中国家级金奖超过30次,目前嵊州已有2000多根雕从业人员。嵊州根雕特别是人物根雕在全国首屈一指。图为中国(嵊州)根雕艺术精品博览会参展作品。
嵊州地处浙江东部的丘陵地带,气候温和,雨量丰沛,群山众谷,树木繁盛,造就了千姿百态的树根。大量优质的材料,哺育出绚丽多姿的艺术之花——嵊州根雕,并涌现出大批根雕艺术家。嵊州根雕,以根为身,以意为魂,以美为本。在传统根艺的基础上,凭借艺人自身的雕刻技艺和艺术功底,形成了“七分天成,三分人工”的艺术个性,极大地丰富了根艺的表现形式和创作手法,拓展了根艺创作的空间,开创了中国根艺的新境界。图为中国(嵊州)根雕艺术精品博览会参展作品。
作为中国(嵊州)根雕艺术精品博览会暨首届“雕圣杯”根雕现场创作大赛系列活动之一,25日下午,嵊州根雕艺术研讨会在嵊州宾馆举行。中国工艺美术协会、省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相关负责人,工艺美术领域相关专家,参展、参赛人员等共150多人参加研讨会。图为中国(嵊州)根雕艺术精品博览会参展作品。
根雕艺术研讨会寄语广大嵊州的根雕艺术工作者,扎根生活,传承工匠精神,以更加宏大的文化视野,饱满的创作热情,创作出更多与时俱进、有艺术价值、传之久远的精品佳作,要化腐朽为神奇,让“雕圣”故里嵊州“枯木逢春”,共同创造根雕艺术更为璀璨的未来。图为中国(嵊州)根雕艺术精品博览会参展作品。来源:浙江电视台《周哥视角》记者周建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