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邻国日本,有一家“不著名”的民办博物馆,叫美秀博物馆,它的创始人是一个热爱收集各种古物起家的女性,小山美秀子。
座落于日本京都滋贺县的这座博物馆,虽然隐藏在深山之中,但来过这里的游客都不会忘记博物馆惊艳的建筑设计——因为它的主体建筑,是由著名的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所设计的。
贝聿铭说,美秀博物馆的设计灵感,来源于魏晋陶渊明所著的《桃花源记》。↓
“复前行,欲穷其林。”
“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则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当然,美秀博物馆里没有鸡犬良田,也没有男女耕作,有的只有大量精美的文物与美术品。
若是3-4月份去,自然光的反射会把盛开樱花的颜色,映进整个隧道里。
出了隧道,空间豁然开朗,美术馆大厅就在眼前。
在大厅回望,圆月形的窗子将外面的景物裁成一幅中国画,又让人想起苏州园林的洞门。
人在室内,有置身在国画山水中的梦幻之感。
大面积玻璃屋顶与天窗的采用,使得美术馆内明亮而舒展。随着晨昏与季节的变幻,自然光线又会与三角、棱形天窗发生无穷的奇妙组合。借助这种设计,让美秀博物馆本身也成为了一个艺术品。
等到了馆内,细心的游客都会发现,喜欢中国文化的小山美秀子让中国文物占据了这里的半壁江山。
错金带盖鼎 东周
狩猎纹错金铜镜 战国
美秀博物馆藏
收藏在美秀博物馆的这些惊艳的先秦到汉代的文物,之所以惊艳,是因为它们共同的一个工艺——错金银。
错金龟形香薰 汉代
美秀博物馆藏
所谓错金银就是把柔软而华贵的的金和银,通过反复敲打,使之和铜器表面预设的浅槽紧密结合,属于最早的镶嵌工艺。经发展,先祖们又把松石开始镶嵌其上。
嵌绿松石人脸 二里头文化
美秀博物馆藏
在此之后,又出现了百宝嵌的工艺,这是一种将翡翠、玛瑙、珊瑚、青金、象牙、松石等名贵珠宝,镶嵌在木器、漆器之上的技术。
嵌百宝镇纸一对 西汉
美秀博物馆藏
小如笔筒、砚盒,大如屏风、床柜,一旦决定使用百宝嵌工艺打造一个物件,就表明它的主人绝不心疼自己的钱包了——这种工艺在当时,几乎就是“不计代价”的代名词。
紫檀木百宝嵌八仙图海棠式攒盒 清中期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也因如此,百宝嵌在明清两代的鼎盛时期,起到了彰显主人身份地位的作用。
黑漆百宝嵌婴戏图立柜 明代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中国的百宝嵌工艺传说是某位神秘工匠所发明的,他是谁?
如此华贵的百宝嵌工艺,难道今天真的失传了吗?
收看今天21:40广西卫播出的《收藏马未都》之《错金镂彩百宝嵌(下)》,听马未都先生给你讲述百宝嵌的前世与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