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属于小众的消费,设计是面向大众的。我们研究艺术品市场的时候非常困惑。困惑的是什么?大家觉得国外人均GDP5000美元的时候,超过6000美元的时候会出现艺术品市场的大爆发,但是在中国到了9000美元,艺术品市场的从业者,无论是经营画廊,或者是举办博览会的,大家都没有感觉到消费的大爆发。
田黄雕刻 网络图片
牙雕艺术品
实际上,现在设计的消费已经被人们接受了,我认为设计的消费是艺术消费的前奏和基础。现在有设计感,有美学元素的轻奢商品在市场上受到几乎所有老百姓的追捧。
宜兴窑 粉彩百果壶 网络图片
竹编艺术品装饰
这样一种发展一定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而我们国家正处于这样一个过程中,今天的80后、90后,甚至是00后,他们和50后、60后的生活阅历不一样,虽然我们在拍卖市场上现在购买比较昂贵的高档艺术品的主要是50后、60后,但是当你走到艺术北京的博览会,或者在上海西岸的博览会上跟你迎面走过来的都是年轻人的面孔,跟我到欧洲和其他国家看的博览会的感受不一样。今天的80后、90后、00后,他们的生活阅历,他们的视野,他们的教育经历,他们的生活理想和50后、60后的父母完全不一样,他们对生活情趣和生活品质的要求会更高,他们对艺术的追求会更简单、更开放、更认同和自己生活相近的当代艺术,也更愿意把艺术和设计融入到他们的生活。
ZORG卓格铁艺B1360号艺术品《孔雀》 网络图片
第三届北京国际时尚生活博览会
虽然我们在各种报告上,无论是胡润的报告还是瑞士银行的报告,说中国的财富人群如何的快速增长,其实在艺术品市场上,我们觉得这些财富人群的增长和在艺术品市场购买大件艺术品,比如说在中国拍卖市场活跃的客户也就是1000人左右,所以和庞大的财富人群相比,虽然财富人群增长得很快,但是在拍卖的高端市场上真正能够举牌的人,或者说非常活跃,经常买的客户并没有随着财富人群同比例增长。
南宋 官窑青釉葵瓣洗 网络图片
广州K11:日本当代艺术家奈良美智的作品《大头狗》
其实艺术的收藏是一种生活方式,它不能完全和你的收入、财富划等号,需要的是精神上、理念上、情感上的认同,除了和收入有关以外,还和生活背景、生活情趣、生活方式、美育教育有很多的关系,这些都需要时间。
鹤 根雕艺术品
炭雕 艺术品
现在的80后、90后很多年轻人的艺术修养、美育教育水平其实有了很大的提高。荷兰有一个学者曾经做过一个调查,做了一篇论文,在中国上海财经大学和荷兰的蒂尔堡大学 、美国的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做在校大学生艺术修养的对比分析,他发现今天中国大学生美育知识不输给欧美。展望未来,中国的艺术品市场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会有一个非常好的前景,我们都还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