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品网 - 艺术品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新闻资讯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新闻资讯 > 长乐小伙“复活”老工艺 用米粒堆砌成艺术品
F.biz | 商业搜索

长乐小伙“复活”老工艺 用米粒堆砌成艺术品

信息来源:vvvyyy.com   时间: 2021-01-17  浏览次数:204

说起米线,很多人或许会说“米线我吃过啊,味道还不错呢”。但是,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个米线可不是食物。

在长乐古槐镇高楼村,“米线”可是当地失传了近70年的老手艺。

长乐小伙“复活”老工艺 用米粒堆砌成艺术品

长乐小伙“复活”老工艺 用米粒堆砌成艺术品

去年,福州市政府公布了福州市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含增设保护单位)名录,共计34项,其中,来自长乐的高楼米线入选传统美术项目。今年4月份,高楼米线制作者陈国锐被闽台匠人大会组委会授予闽台优秀匠人。

长乐小伙“复活”老工艺 用米粒堆砌成艺术品

长乐小伙“复活”老工艺 用米粒堆砌成艺术品

长乐小伙“复活”老工艺 用米粒堆砌成艺术品

高楼米线并不是什么传统美食,而是曾经流行在长乐古槐高楼村,只有在正月十二敬祖时才展示的,用米粒“堆砌”成的各种各样的物品,但四乡八里人却称它们为艺术品。在销声匿迹70年后,许多年轻人已经不知“米线”为何物,当年的“米线”高手也都已届耄耋之年了。

长乐小伙“复活”老工艺 用米粒堆砌成艺术品

长乐小伙“复活”老工艺 用米粒堆砌成艺术品

高楼村何时开始流行制作“米线”,没人能说得清,村里的陈振利老人说,他只在小时候有见过,可以肯定的是解放后就没有做了。

(“高楼米线”历史悠久)

长乐小伙“复活”老工艺 用米粒堆砌成艺术品

在以前,过年制作“米线”可是村里的一件大事,各家都把精心制作的作品,水碓、风车、花瓶、灯笼、牛、亭子……放到特制的木盘里,在正月十二这天,小心翼翼地摆到宗祠里,按“房”顺序摆满长桌,场面壮观。

“是祭祖,更是一次比赛。”陈振利老人回忆,这天,不但有长乐各地的人,还有邻县福清、闽侯等地的人赶来参观。奖品有银元、生活用品等,根据作品的精细程度,组织方给予不同的奖励。

高楼村1987年出生的小伙子陈国锐毕业于厦门工艺美术学院工业设计专业,他想传承这项工艺,请教了不少村中老人,并翻阅了历史资料。

长乐小伙“复活”老工艺 用米粒堆砌成艺术品

陈国锐不断的尝试各种米和胶,希望找出完美的原材料,“光是米就尝试了近20种,历史上用的是泮野村生长的稻谷,现在那一片不种了。糯米、早稻米、汕米、粳米、泰国珍珠米、印度长粒米……,最后我锁定进口的泰国茉莉香米,因为这种米平均长度超过了7毫米,而且色泽好,均匀饱满、通透性强。”陈国锐说。

长乐小伙“复活”老工艺 用米粒堆砌成艺术品

胶的试验也有类似过程。白乳胶有颜色、AB胶会腐蚀、502干的太快……到最后,陈国锐发现老祖宗是最智慧的,因为他们用的是米糊。

制作现场,记者看到了陈国锐制作的过程,镊子夹住一粒米,蘸点米糊,倾斜粘住底座,约一分钟后,再粘第二粒、第三粒,制成立体三角形……

长乐小伙“复活”老工艺 用米粒堆砌成艺术品

从平面到立体,一个一个的三角形单位粘起来,逐渐长高。粘好一层,等待风干,才能继续“长高”;遇有米粒长短不一,造成塔身高度不一的,要在干之前及时做好调整。宝塔设计成内外两层,依然通透。

长乐小伙“复活”老工艺 用米粒堆砌成艺术品

长乐小伙“复活”老工艺 用米粒堆砌成艺术品

“作为村里面新一代的年轻人,而且本身我又是美术相关专业毕业的,对于这项活动,这种艺术手工艺,我有责任把它重新捡起来,并把它发扬光大。” 陈国锐说,希望通过他的努力,让更多的年轻人参与进来,让米线手艺流传下去。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艺术品网证实,仅供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