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品网 - 艺术品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新闻资讯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新闻资讯 > 丽江这件艺术品美翻了……
2.biz | 商业搜索

丽江这件艺术品美翻了……

信息来源:vvvyyy.com   时间: 2022-08-30  浏览次数:14

  素胚银胎之上,耀目的珐琅彩一点一点填嵌、描摹勾勒,再经过高温煅烧,一件色彩明艳却依然难掩清冷典雅气质的珐琅彩银器就诞生了。不同于温润柔和的素瓷,珐琅彩银器在色彩上讲究大开大合的眩目效果,不同器型的银胎承担着画布的功用,精镂细刻的山水花鸟赋予作品生动鲜活的雅趣。这就是丽江银胎掐丝珐琅器,于去年6月被正式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历史里的珐琅器

  珐琅银器工艺在国内已有近800年的历史,1253年忽必烈率十万大军南下,兵分三路进攻云南大理国。其中一支首战施州(今丽江永胜)告捷。攻下大理后,元军返回北方,珐琅银器制作工艺由此在丽江永胜民间传承开来,主要流传于永胜县永北镇和金官镇(今三川镇)。

  丽江永胜的珐琅彩银器制作工艺作为一项具有数百年历史、濒临失传的民族民间传统技艺,其加工制作,《新纂云南通志?工业考》有载:“永北厅珐琅银器,自来擅长,清代以前,妇女首饰以金银珠翠四者制成……”

  据悉,丽江珐琅彩银产品产地始于永胜,产品分两类:一种是珐琅首饰,一种是珐琅酒具.......那时,凡到永北为官的文武职员和商人,都要定制几套作为上贡礼品和传家之宝。

  在传承与革新中熠熠生辉

  在所有从事珐琅器创作的人里,过鹏儒不得不提。机缘巧合之下,他接触到面临失传、在中国具有近800年历史的中国国粹“珐琅银器”后,便决心要使此项工艺发扬光大。

  2014年,丽江云天工珐琅彩银器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成立,成为云南省首家专业从事珐琅彩银器的开发、生产、加工、批发、销售及民族民间珐琅文化的传播一家企业。经过多年的产品研发及大量的资金投入,使公司产品从原有较为传统的二三十款产品,发展至今开发生产出首饰、酒具、茶具、餐具、摆件、其它六个系列500多款珐琅银器产品。

  珐琅彩银器制作工艺流程繁复。产品完成设计后,一般需要历经制胎、绘画、錾刻、掐丝、焊接、酸洗、上蓝、烧蓝、抛光等多道纯手工制作工艺。

  每一件作品都以纯银制胎,采用石英、长石、硼砂及天然的宝石等矿物质配制成的珐琅釉料细磨成粉状,然后将粉状釉料填充到银胎上经800多度高温炉火烧结而成。

  过鹏儒在不断推广、研发珐琅彩银器产品的同时,他对银珐琅制作技艺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改进,使得银珐琅技艺在工艺上也得到了较大的突破。

  以前烧制银珐琅是用木炭、喷枪或窑炉进行烧制的,经过近两年的研究和试制,他用现代较为先进的可控温电烤炉来代替木炭、喷枪或窑炉来进行烧制,这样不仅较大的降低了珐琅烧制制作成本,而且安全又环保。为提高工匠工作效率及产品烧制成功率,他走访了许多城市,拜访了许多各行业大师,不断学习并到网上、书店进行搜索、查找各种资料,对传统的掐丝工艺、上蓝工艺、烧蓝工艺及其工艺中使用的器具、辅料不断进行改良和试制,使工匠们的工作效率及产品的成功率得到了空前的提高,产品质量也得到了质的提升。

  他为改进银珐琅制作工艺,以增加产品类别,他将北京及贵州的花丝工艺与珐琅工艺相结合,开发出了花丝珐琅系列产品;为使产品接底气,过鹏儒将当地文化特别是纳西文化融入到珐琅彩银器产品中,开发出了一系列的东巴图案旅游产品,于此同时,他还将珐琅工艺与木、玉石相结合,开发出了系列时尚珐琅彩产品,这些产品均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在研发产品及工艺过程中,还申请了三项发明专利“一种新的银胎珐琅制作工艺”、“一种掐丝珐琅制品的制备工艺”和“一种珐琅银器的制备工艺”,申请通过了8个实用新型专利和8项外观专利,八个实用新型专利名称为:珐琅彩银器用具有多种拉银丝方式的装置、珐琅彩银器烧蓝用烤箱、珐琅彩银器用自动调节厚度的压片装置、珐琅彩银器用拉银丝装置、珐琅彩银器酸洗抛光装置、珐琅彩银器表面抛光装置、珐琅彩银器用压片印花节能控制装置、珐琅彩银器用压片印花装置;注册了“谭记珐琅”、“云天工”、“七彩瑰宝”、“释”等四个商标品牌共30多个类别的商标注册保护,并制定出了云南首个《珐琅足银制品》企业标准(Q/YTG 0001-2018)。

  “铜胎掐丝珐琅被称为景泰蓝,可是掐丝珐琅彩银却始终没有自己的名字,只能以制作工艺‘珐琅彩银’来称呼,这并不利于它的传承和市场推广。被正式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后,我相信它将来一定会吸引越来越多的目光,让越来越多的人爱上这项技艺,并主动参与的这项技艺的保护和传承工作中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银胎掐丝珐琅器制作技艺市级传承人过鹏儒告诉记者。

  记者/李琳瑛

  编辑/林 彤

  责编/和众学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艺术品网证实,仅供您参考